Notice: Undefined index: lang in /www/wwwroot/sss.sfmsjt.com/include/config.inc.php on line 36
山东信达雅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经贸信息之窗 > 省级 > 山东省造纸工业协会 > 正文

服务导航

山东省造纸工业协会

史上最严环保标准倒逼出行业领军者——山东造纸业转型升级调查

来源: 时间:2016-03-08

水污染是造纸产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记者近期在造纸大省山东调研发现,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山东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成为我国造纸行业的领军者,实现环保与转型升级的双赢。

环保高标准倒逼造纸业减排

以秸秆制浆造纸的泉林纸业地处山东高唐县。5月,行走在泉林纸业的污水涵养湿地,水流清澈见底,成群结队的锦鲤在水草间穿梭,不时有水鸟从芦苇丛中惊起。这片湿地是泉林纸业废水处理的最后一道关口,从湿地淌出的清水水质已符合国家和山东省标准。

这样的景象,20年前却难以见到。“一家企业污染一条河。”山东省造纸行业协会理事长王泽风说,上世纪80年代,山东省造纸厂超过1000家,产能普遍只有三五万吨。生产麦草浆的高污染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导致河流黑水泛滥,臭不可闻,很多条河流鱼虾死绝。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山东加大对造纸行业的环保执法力度,倒逼纸企加大环保投入。同一时期,山东大规模关闭污染较大的小造纸、小草浆企业,发展废纸浆和商品木浆。

2003年,山东省率先发布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启动以环境标准倒逼“两高”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思路。这一标准采取逐步加严的办法,到2010年全省所有企业执行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即COD(化学需氧量)重点保护区执行60mg/L、一般保护区执行100mg/L,远远严于原国家标准。

王泽风说,环保标准提高产生两大效果:一方面,以晨鸣、华泰、太阳、泉林等为代表的大型造纸企业纷纷加大在环保设施上的投入,污水处理标准远高于同行业企业;另一方面,大批排放不达标、管理水平低的中小企业被关停,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山东省造纸企业数量从1000多家减少至不足300家,造纸企业平均规模为8.7万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倍。

治污中找到转型升级路

环保高标准的步步紧逼之下,山东省一大批造纸企业倒下,也有一批企业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适应日益收紧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由此生机勃发。

国内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商华泰纸业1999年从德国引入第一条新闻纸生产线,当时接近5亿元的成本,对华泰纸业是不小的投入。华泰纸业总工程师张凤山说:“当时考虑的因素是这套设备使用废纸制浆,排放COD浓度低而且耗水少,能很大程度减轻原料和环保压力。”事实证明,新设备环保效果好,经济效益同样出色。随后,华泰集团又斥巨资引进三条生产线,一举奠定国内新闻纸“龙头老大”的地位。

“以前做环保是负担,现在做环保挣钱。”泉林纸业副总经理贾明昊说,泉林纸业通过自主创新,不仅成功解决秸秆制浆和造纸的污染问题,还从中找到“变废为宝”的新商机。

“我们改进了蒸煮工艺,提取秸秆纤维素的同时,对秸秆木质素进行磺化降解,产生黄腐酸肥料,使传统制浆‘黑液’有了更高的利用价值。”贾明昊介绍,2.5吨秸秆生产1吨纸浆,同时产生1.5吨黄腐酸肥料。“去年我们100亿元的销售额中,肥料占了20多亿元。”他说,即便没有环保标准,泉林如今也舍不得把“黑液”直接排放掉。

由于环保效果突出,泉林吸引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注意。计划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建厂,实施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支撑的“泉林模式”跨国复制。

在企业为适应环保政策的转型升级中,山东省一跃成为我国造纸第一强省,纸和纸板年产量占全国15%以上,经济效益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一,但COD排放量仅占全国行业的5%左右。2013年,山东造纸业COD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约80%,万元产值COD排放强度和平均取水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0%和34%。

环保何以成为转型催化剂

以环保促转型,是山东省摆脱造纸业“脏、乱、散”局面、跃升为中国造纸业最强省的“秘诀”。

年浆纸产能超过400万吨的太阳纸业是中国造纸业龙头企业之一。太阳纸业董事长李洪信说,没有严格的环保标准,就没有今天的山东造纸业良性发展的局面。他说,山东省超前标准的倒逼让山东省造纸业实现优胜劣汰,既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又为积极治污的企业腾出了大量的市场空间,让市场实现了良性发展。

“提高环保标准不是将企业逼进死胡同,而是倒逼行业凤凰涅槃的有效举措。”王泽风说,回顾山东造纸业的发展,环保是重要的动力。他说,在环保压力下,山东造纸企业改变了粗放发展、要效益不要环境的模式,通过引入新设备、研发新工艺、发掘新产品来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和生产成本,最终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

如今,山东造纸行业已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增长模式,转变为“资源—生产—废物利用—资源再生”的良性循环,中水回用、固废回收等技术在山东省造纸企业中使用普遍,以泉林为代表的一批造纸企业已成为资源综合利用的典范。

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泉林纸业构建起“一草三用”和“生产过程污染物资源化”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以大量被遗弃的秸秆生产草浆,以草浆生产高档纸品,以普遍视为处理难题的造纸黑液生产附加值高的黄腐酸肥料;不能进入制浆系统的叶、节、穗、麦糠等杂质,经发酵后生产基质土;生产废水经过净化被再次利用……贾明昊说,如今的泉林纸业,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先进设备在山东省造纸业提高环保水平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却长期依赖于进口。记者走访多家造纸企业发现,德国、芬兰和日本的设备垄断了大型造纸企业的生产线。

“由于前期研发投入过大和人才缺乏,国内造纸装备企业难以开发成套造纸装备,一些零部件即便达到国外相同水平,也难于进入国内市场。”从事造纸设备生产的山东杰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吉祥说,同等技术产品,国内产品投入市场之后往往能将国外装备价格拉低50%以上。国内造纸装备,迫切需要支持和政策引导,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