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10月28日,为期3天的第四十七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闭幕。本届峰会以“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为主题,聚焦东盟共同体建设、区域一体化推进及对外务实合作三大核心议题,在东帝汶加入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区域互联互通深化等关键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东盟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实现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区域乃至全球稳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这是创造历史的时刻!”在10月26日举行的东盟峰会开幕式上,各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东帝汶加入东盟宣言》的签署,东帝汶正式成为东盟第十一个成员国。东帝汶总理夏纳纳表示,加入东盟将为该国带来贸易、投资、教育及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广阔发展机遇。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表示:“东帝汶正式成为东盟成员国,为东盟注入了新活力,将从政治、文化和经济层面进一步增强区域集体认同感。”

面对全球地缘政治变动、经济动荡及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东盟各国领导人呼吁保持东盟团结。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峰会开幕致辞中表示,“东盟不能停滞不前,而应鼓起勇气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深化现有合作。”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强调,“东盟的力量不在于对抗,而在于持续推进建设性和包容性合作的能力”。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领域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连续5年位列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连创新高。在基础设施领域,跨境光缆系统建设、与泰国合作推动5G、在马来西亚建设数据中心等项目加速落地。在电子商务领域,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超20%,移动支付合作加快普及。

本届峰会期间,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安瓦尔表示,议定书的签署开启了双方战略合作的新篇章,将共塑区域经济韧性。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呼吁各方尽快落实升级版自贸区,以消除贸易壁垒、强化供应链联通,并为未来增长领域创造更多机遇,让企业和民众都能受益。

系列会议期间,第二十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二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第二十届东亚峰会等相继举行,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不断升级,深化双方在互联互通、经济融合、绿色创新及新兴领域的协作。东盟各国领导人明确表示,愿同中方共同落实《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和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推动东盟和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共同发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加强机制建设、积极推进扩员、持续释放协定潜能,在贸易、投资、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打造更多实质性成果,共同维护自由、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

印度尼西亚大学东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亨弗里·拉塞尔对本报记者表示,东盟与中国的深入合作将为区域包容性增长和未来协作注入新动力,“尤其是在数字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供应链强化方面,双方合作正展现出新的活力与韧性。”

(本报吉隆坡10月29日电)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30日 07 版)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