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服务导航

新闻动态

记者手记|在中吉边境口岸感受通关“加速度”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5-10-13

新华社乌鲁木齐/比什凯克10月11日电 记者手记|在中吉边境口岸感受通关“加速度”

新华社记者蔡国栋 江宥林 黄思路

车轮滚滚,昼夜不息。凌晨,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依然灯火通明,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车有序穿行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国门之间,发动机的轰鸣声,仿佛是这片西部边陲跃动不息的发展脉搏。

到9月18日为止,伊尔克什坦口岸今年累计验放通关车辆已突破20万辆次、人员超过22万人次,双双超越该口岸2024年全年总量,创下自对外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站在中吉边境,记者切身感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正在跑出“加速度”,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愈发铿锵有力。

“现在24小时通关,再晚心里也踏实。”从事跨境运输十余年的驾驶员冯文强道出了外贸从业者的共同心声。自6月1日试行24小时货运通关以来,作为中国首个面向吉尔吉斯斯坦实施该政策的陆路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通关量持续攀升,日均验放车辆800余辆次,单日最高达1200多辆,不断刷新纪录。

伊尔克什坦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民警徐文明介绍,通过压实全流程责任链条、优化查验流程、深化联检单位协作,特别是推行“便捷备案”“免加盖验讫章”等创新举措,跨境运输时间得到大幅压缩。今年4月,200余名中国籍跨境运输员工成为首批“跨境运输备案免盖章”政策的受益者。

位于吉尔吉斯斯坦西南部的奥什市是吉第二大城市,距离伊尔克什坦口岸200多公里,该市许多进口商品经此口岸运抵。在奥什经营服装生意的扎曼别科夫对货物通关提速感受真切:“过去从中国进货的运输时间要25至30天,现在从下单到拿货,最快不足10天。”

新疆通祥润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石朝祥用数据印证了这一变化:“三季度出口订单同比上涨了60%。”如今,大量新能源车、机械设备、日用家电等“中国制造”经此源源不断运往中亚乃至欧洲。

视线向东,同为中吉重要通道的吐尔尕特口岸同样繁忙。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该口岸今年已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19.6万余人次、车辆17.4万余辆次,较上年同比分别大幅增长94%和79%,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这座百年口岸与伊尔克什坦口岸共同构成新疆,特别是南疆联通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辐射中西亚与欧洲市场的“双引擎”。

9月20日,位于天山南麓的新疆别迭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式竣工。作为中吉之间的第三个口岸,别迭里口岸总投资5.43亿元,规划建设了功能明确的查验区域,为未来实现常年通关奠定坚实基础。新口岸不仅将有效分流现有口岸通行压力,更预示着区域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的广阔前景。口岸管委会正积极筹划仓储物流、产业加工等配套项目,致力于打造集商贸、物流、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枢纽。

口岸繁忙景象的背后是通关模式的持续创新。“效率今非昔比,车流货量都在攀升。”在伊尔克什坦口岸从事报关工作13年的沃基白克·阿希木深有感触。去年以来,口岸实施的“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为外贸企业有效减负提速。

伊尔克什坦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长李俊峰表示,边检站将持续推进移民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开展“畅行西极·暖边护航”联合行动,为新疆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注入新动能。

从伊尔克什坦、吐尔尕特如今的繁忙,到别迭里口岸的未来可期,一条条“黄金通道”正变得愈发宽广高效。口岸通关的“加速度”,不仅是验放数字的跃升,更是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与服务优化的集中体现。吉尔吉斯斯坦家电进口商扎纳科娃由衷称赞进货速度提升带来的便利。“货物经伊尔克什坦口岸送达的时间越来越短,我根本不用担心店里的商品会断档。”她说。

夜幕下,伊尔克什坦口岸依旧灯火通明。在这里,能触摸到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强劲脉搏,聆听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乐章。随着通关便利的持续深化,口岸集群效应日益显现,这条贯穿亚欧的贸易走廊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率促进区域合作、深化文明互鉴,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王思阳
相关稿件


上一篇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