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lang in /www/wwwroot/sss.sfmsjt.com/include/config.inc.php on line 36
山东信达雅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服务导航

新闻动态

攀登!用创新“激活”产业,济宁迈上新赛道

来源: 时间:2021-06-28

“大抓创新、大抓产业”,这是济宁5月21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所释放出的最大信号。这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直面。

以山推、小松山推为代表的济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是山东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之一,而在它的背后,还有山东重工的全球研发创新资源持续赋能。近几年,山东重工在工程机械板块对核心要素的整合可谓是雷厉风行,其中,全省重点打造的山东省工程机械研发中心也坐落在山推股份,而这一平台则担负着山东重工体系内外的产业协同创新重任。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红利或将落到济宁。

“十四五”山东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助力山东省工程机械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在济宁,首批260家企业已纳入年度攀登工程,那么,“大抓创新、大抓产业”能否让济宁在新的产业发展赛道上弯道超车、抢占先机?

科技创新,是短板更是跳板

平台、资本与人才,是创新的三大要素。近日,济宁接连召开了两场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济宁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两个文件。而这两个被重磅解读的文件,各种要素均与“大抓创新、大抓产业”关系密切。

《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企业主体培育、技术改造、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奖补。其中,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用基金手段支持重大技改项目建设,市县两级财政拿出5亿元建立技改专项基金,重点投向全市“十百千”技改项目企业和“231”产业集群企业,集中支持实施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在制造业奖补政策方面,提高国家级平台奖励标准到最高300万元。

《济宁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企业创新、产业创新、源头创新、区域创新和创新保障。其中,很多政策都对标了一些先进地市,例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借鉴徐州、潍坊、南京政策。

“科技创新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也将是济宁争先进位的最强跳板。”林红玉这样阐释“大抓创新,大抓产业”: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推动产业持续升级,让济宁的企业在技术上真正有话语权。同时,林红玉在讲话中也明确了创新推动产业持续升级的路径:搭建好企业创新载体平台,完善好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好企业创新的人才高地。

“济宁将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创新支撑作用。”济宁市科技局副局长马红卫介绍,主要布局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代表的公共创新平台,重点推进建设山东省工程机械协同创新研究院、西电济宁人工智能研究院、益大针状焦研究院等50家新型研发机构,开展面向行业的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形成对产业链上各类企业的技术支撑。

此外,人才对于产业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济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郭鑫告诉记者,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2020年济宁市出台了“人才新政20条”,全力降低企业引才用才成本,集聚人才数量创历史新高。今年又进一步优化升级人才政策,出台强化产业人才支撑的十条措施,突出关键人和关键企业激励,促进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深度融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围绕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全球揭榜引才,给予项目企业最高1000万元的研发投入补助和最高5000万元的后续奖励;支持企业用人自主评价,3年内遴选100家左右“231”产业集群重点企业,给予市级重点人才工程配额,帮助精准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对重点企业全职聘用的高层次人才,财政按其每年在济缴纳个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给予奖励,并给予每家“攀登计划”企业5—10个技术研发人才个税奖励名额。

坚守与创新,不是一对矛盾体

坚守与创新,从来不是一对矛盾体,对于渴望破茧而出的济宁更是这样。

在济宁5月21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企业家代表辰欣药业董事长杜振新在发言时说,”作为一名科研人,我对自己有两个定位,首先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其次我是一名科技管理者。”

杜振新的这席话似乎也与这次大会十分契合。本次大会也在济宁首次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两大主题“合并”,宣告吹响济宁“大抓创新,大抓产业”的号角。

如今,济宁这座城市在不断生长,内环高架让中心城区通行更加畅通,“济宁第一高”通信大厦在不久的将来也将被超越。这座城市的底气,还是来自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基础:济宁建成了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专用汽车等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济宁就有38个。2020年,全市185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46亿元,上市企业13家。

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在大会上着重提到,济宁唯有大抓产业、抓大产业,扎扎实实把每个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带动整个济宁高质量发展塑成优势、突围奋进。

同样,济宁也要直面现实,产业结构偏重、创新驱动偏弱的现实,也让济宁在产业突围的路上倍感紧迫。那么,济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抓手又是什么呢?

记者观察注意到,提升“231”产业集群竞争力,被济宁放在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位置。“231”产业集群,即高端装备、高端化工“两高”优势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三新”新兴产业集群和医药产业集群。其中,在重点打造的30个核心产业链中,高端装备、高端化工2个产业集群被定位为千亿级,领跑济宁先进制造业。

在这次大会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表彰和合影时,济宁主要领导让企业家站C位、当主角,其间透露了尊崇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鲜明导向。济宁即将在全市开展“千名干部服务企业”行动, 他们将深入企业做服务专员、“吹哨人”,把问题搜集上来,需要哪些部门,哪些部门便参与会商,高效解决企业所遇到的问题。

对标最好,才能做得更好

5月19日-22日,2021年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举行。山推股份等济宁25家高端装备企业强势亮相,以蓝白为基调的“济宁装备”特装室内、室外展位格外面积达到了3000平方米,充分展示出济宁在工程机械领域雄厚实力。

5月20日,济宁市工信局组织了21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对标学习活动,先后观摩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6家长沙市重点企业。“作为同行,平时去参展的机会还真是很少,这次机会很难得。”山推股份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魏相圣告诉记者,山一重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技改方面的一些做法,给了他很多启示。

目前,长沙共拥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6家大型主机企业,以及一大批中小型主机、配套企业,成为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已拥有12大类、100多个小类、近500个型号规格产品,涵盖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70%。

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正加速蝶变,迈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按全球最高标准规划设计的中联重科挖掘机智造园区,拥有行业内智能化程度最高、柔性最高、装配精准度最高的智能工厂和无人化“黑灯产线”。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代表,三一集团“18号厂房”安装了100多台智能机械设备。在这里,工程机械领域首次出现了从“一张钢板”到“一辆泵车”的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整体效率比以前翻了一倍。

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长沙针对工程机械产业链,制定出台系列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政策措施。同时大型头部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构建上下游创新合作体系,形成了协同开放融合的产业集群。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拥有主机和零部件企业416家。在23类核心零部件中,省内配套率达32.3%,其中6类零部件省内配套率超过50%,5类核心零部件均可实现省内采购。

“长沙路径”值得济宁借鉴。在济宁,山推作为牵头单位的山东省工程机械产业创新中心,是山东省工程机械领域首个产业创新中心,目前山东省获批组建的省级产业创新中心也只有5家。这一产业创新中心将联合行业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以提升工程机械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攻克工程机械用品产业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为目标,共同打造国内一流“全链条”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带动全市乃至全省工程机械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带集聚的背后力量

在山推股份的总装车间门前,展示着两台极具沧桑感的老款推土机,一款产自1975年,一款产自1981年。而几步之隔的车间内,则是一条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从第一道工序到推土机成品下线,整个过程只需要22分钟,彰显着济宁制造业的传承与创新。

去年双十一,在淘宝的十大产业带名单中,济宁评为小型挖掘机产业带。之所以被称作产业带,就是得益于当地的高配套率,例如山推,可以在济宁高新区实现60%以上的配套率。小型挖掘机被称作基础建设的风向标,很多推土机的配套企业稍加转型,就可以变身成为小型挖掘机的生产厂家。这和最近火起来的曹县汉服产业是一个道理,因为当地大集镇有上万台绣花机,无论是演出服还是汉服,都可以靠这些绣花机来实现。

济宁高新区,济宁区域的创新引领区,更是国内工程机械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高端装备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54家,2020年营业收入370亿元。其中以山推股份、小松山推、山重建机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企业121家;以重汽商用车、东岳专业车为支撑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企业14家。

“到2025年,这一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家,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建成国内知名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成套设备和安全装备生产基地,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济宁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葛虎告诉记者。

聚链成群,重拳出击。济宁高新区还规划了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园区,根据国别和项目布局划分为中韩产业园、中日产业园两个板块。据介绍,中韩产业园主要以韩国镐成、永生重工为龙头,引进韩国总统奖企业镐成、CMT等重点企业,形成高端专用设备制造、精密锻造等行业领军高端装备产业园区,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00亿元。中日产业园主要以日本小松、大京、胜代、明治等系列日资企业为重点,重点打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的日资产业集群,目前小松DPF、日本整机复新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已成为鲁西南地区日资企业最密集的区域。

“我们将大力支持创新谷核心区山推协同研究院、济宁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院等企业和研发中心,通过投资共建、参股并购、授权委托、品牌输出等方式,与市内其他县市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构建要素聚集、资源共享、产业衔接、互利共赢的园区链。”济宁高新区科创局局长罗会涛说,下步,还将搭建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引进更多中字头和国字号大院大所、高等院校,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研究院、产业基地和科创园区等创新平台载体,释放高端平台效应,为济宁的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企业“攀登”,其实也是“一盘棋”

2020年岁末,全球首台纯电智能推土机、国内首台无人驾驶推土机在山推正式下线,批量进入市场,再次引领了市场。

近几年,在国内市场容量7000多台的推土机市场中,山推股份独占5000多台,占据了超70%的市场份额。依托山东重工集团大平台,深耕行业几十年的山推近水楼台,把潍柴动力总成、林德液压、潍柴传控、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等独一无二的黄金产业链优势资源,集结到了济宁这样的三线城市。研发上,山推积累已经颇丰,产业创新中心项目的推进,在技术攻关和人才储备上再添强大蓄水池。推土机市场容量本身有限,对山推而言,“突破传统,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才是拥抱未来的金钥匙。

技改方面,山推也是重手投入。2021年伊始,山推一次性集中启动5个 “自动化项目”,招招直击痛点。比如履带底盘分公司主导的“引导轮焊接线自动化改造项目”,成为山推第一条完全自主实施的焊接生产线;在自动传输、自动焊接、自动翻转、自动上下料等高技术手段的“加持”下,生产产能效率提升了100%。“我们派出技术人员,对上游的100多家协同配套企业的生产线技改进行支援。”魏相圣说,一是帮助他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二是保证他们的产品质量可以达到山推质量体系的标准,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提档升级。

同样,济宁也在积极推动以“强链”为基础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从链条协同技改,补链、强链招商和强化要素保障三个维度,在高端装备板块,去提升山推的“链主”效应,给“车头”加足劲,确保带着兄弟企业转出区域工程机械产业的“一盘棋”。

全市科技创新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公布了260家龙头型、领军型、骨干型、高成长型四类企业名单,纳入年度攀登工程,一企一策签订协议书,精准提供政策扶持,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企业攀登、‘十百千’技改和企业家培育这三项措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环节。”济宁市工信局局长刘刚告诉记者,其中,济宁今年要推动一千个技改项目,实现一千家企业转型升级,重点调度市级一百个重点技改项目,通过技改项目的滚动实施,为制造业强市不断增添活力和内生动力。

“技术改造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是企业快速壮大、提质增效、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济宁市工信局副局长蒋金键说,近年来,济宁在加大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方面不断加力,持续加大技改投资。

2020年,济宁全市入库工业技改项目1067个,数量居全省第2位,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7.5%、居全省第7位。

上一篇

下一篇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