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lang in /www/wwwroot/sss.sfmsjt.com/include/config.inc.php on line 36
山东信达雅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服务导航

新闻动态

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四)

来源: 时间:2021-05-20

(四)多元主体的分工协作创新体系助力德国制造品质
德国制造业持续繁荣,离不开德国强大的科研创新体系支撑。德国的科研创新体系主要包括联邦和州政府、大学、公共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研究机构和基金会等各类行为主体。
联邦与各州的议会及政府属于政策决策与管理层,主要负责制定、执行与教育、技术和创新相关的政策及实施细则,并负责创新外部环境的建设。科学委员会、创新与增长咨询委员会和联邦州文教部长常设会议等属于咨询和协调机构,主要负责为联邦和州政府提供与科学政策相关的建议,并向总理提供咨询。
高校和公共研究机构属于研究执行层。德国政府大力支持产学研相结合,目前德国拥有各类高等院校399所,其中应用科学大学就有230所,占一半多。在综合性大学中,如我们参观的慕尼黑大学,20个学院中又分为178个研究所。大学以外德国还拥有大批知名的科研机构,如亥姆霍兹联合会、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劳恩霍夫协会和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等。政府为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资助,并鼓励这些大学和研究所将研究成果产业化,还设立了科研资助,建立了大量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园和技术孵化中心,鼓励人才到企业发展,为企业培养出大批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端人才。
企业是德国创新主体。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研发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 3%,位居世界前列。据统计,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有11家德国公司,排名第一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年度研发费高达58亿欧元。位于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化工厂之一,其中工人总数约380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5000人,研发投入有效保证了巴斯夫在化工领域持续竞争优势,2010年,巴斯夫被美国商业杂志《财富》评为“全球最受赞赏化工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