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国工业4.0(三)
来源: 时间:2021-03-16
德国工业发展过程及感悟
1.“德国制造”的发展历程,也是推陈出新、科学发展以及争夺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话语权的过程。
德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初,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生产领域完全脱节,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借助雄厚根基的基础科学,很快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工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发展。此后,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由此看来,“德国制造”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拘泥于传统固化,而侧重于理论实践,经过推陈出新、科学发展,由此成为世界工厂的制造者。
但德国工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其相对弱项也十分明显。首先,机械设备领域的全球竞争正日趋激烈,不仅美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与措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亚洲的机械设备制造商也正奋起直追,威胁德国制造商。其次,软件与互联网技术是德国工业的相对弱项。与美国相比,德国的国内市场较小,不利于IT解决方案的大规模实施,德国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IT企业仅有SAP等企业。而美国涌现了Google、Amazon等跨界融合企业,大力研究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无人机以及无人驾驶汽车。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概念——CPS的主要思想,也是美国在2006年提出来的。可以说,在工业信息化方面,美国硅谷代表了一个完整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而德国并没有太多的领先优势。
因此,为了保持作为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供应商以及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优势,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挑战,德国提出自己的工业4.0战略,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德国的传统优势,通过在制造业领域大力应用物联网以及服务互联网技术,在向工业化第四阶段的迈进过程中先发制人,与美国等国争夺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话语权。德国制造就是中国制造的现实版教材,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模仿提高。
2.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智能化生产”,是“德国制造”经久不衰的价值核心。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家。它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简言之就是既善工事,又具匠心,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是对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工作岗位上不放松的一种价值体现。“德国制造”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品牌,构筑起这个品牌形象的正是其每一位工人所托起的工匠精神,因为拥有技术过硬的工人,才有过硬的产品。工匠精神并非天生,需要后天教育培训。德国之所以盛产工匠,得益于实行职业教育和在职业务培训机制,这是德国工人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培养一流的工匠,就要从培训教育抓起,抓好职业教育,抓好业务培训,抓好业务实践,这是“德国制造”的动力源,也是我们学习借鉴的重要一环。
在德国,与工匠精神相匹配的,是越来越智慧的“智能化”生产。制造业的未来 ,将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由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相结合的智能制造技术,正引领新一轮的制造业变革。
智能制造技术开始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崭露头角。这一技术有可能改变未来的产品的设计、销售和交付用户的方式,使大规模定制和简单的设计成为可能,使制造业实现随时、随地、按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并彻底改变自“福特时代”以来的传统制造业形态。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及应用贯穿制造业全过程,使得制造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日趋智能化,引领新一轮的制造业革命。
3.“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系统工程,是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德国知名企业产品都经过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过程。
增品种是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的前提条件。增品种不是同质化产品简单地罗列和堆砌,而是不同规格、不同价位、不同消费需求等多方面高中低挡产品的集中体现,同时,不同层次产品需要培育出主打品牌,提高消费者直观性、认知度和购买欲,从而带动整个产品系列的市场竞争力,为扩大生产及市场规模创造重要条件;
提品质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产品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实现效益提升,不是单纯注重“量”变,更要追求“质”变。因此,提品质成为企业效益提升的关键环节。要加大资金投入,在科学增加品质的同时,加强人才引进与业务培训,加大科研力度,弘扬“工匠精神”,确保做到提品质、出精品。要立足于“精”,着眼于“细”,务求于“效”,牢牢抓住品质这一产品的灵魂,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
创品牌是延续企业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品牌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企业维系生命力的根本,增品种、提品质是创品牌的必要元素,如何创品牌成为增品种、提品质的最终归宿。因此,要把加强品牌建设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深入挖掘提炼企业文化,做优文化品牌;积极开展服务创新活动,做细服务品牌;大力宣传推广拳头产品,做精产品品牌;扎实推进品牌战略实施,做强企业品牌。
4.坚持不懈,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装备相对落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信息技术装备有待完善,大部分企业还处在2.0—3.0的水平,有些企业还处在低于2.0的水平,所以要实现工业4.0,困难很大,障碍不少,需要努力做的工作很多。
一是需要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低技术、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已经失去,这类产业唯有转型升级才能生存发展。当前我们的传统产业占比重较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产出成本高,质量稳定性差,产品附加值相对低,产品竞争力弱,要想产业升级,任务非常艰巨。令人鼓舞的是,目前在政府大力推动下,转方式、调结构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产业逐步淘汰,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正在崛起。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工业制造企业向中高端产业迈进的步伐加快,自动化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的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和加强,这些都为深入推进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需要把握时机,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二是需要加快提升企业员工技能素质。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特别是企业,人才更加重要,企业的职能是“整合资源,创新价值,创造财富”。唯有人才,才能创造。由于中德教育体制、文化的不同,特别是职业教育模式的差异,普遍出现了中国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职业学院的学生到企业去基本上是从零学起,给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而一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又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专业知识又不够专、不够精,缺乏在一线扎实学习的意识和耐力,眼高手低,成长慢,而且流动性大,给一线技工团队的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大环境下,要努力打造自己的优秀人才团队。要加大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使工业基础更为扎实;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优秀技术工人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保障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顺利推进。
三是需要科学谋划,扎实推进,深入推进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各项工作。首先,要科学谋划。中国制造2025不仅是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未来制造企业市场竞争的必走之路。我国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发展历史较短,在企业的人才、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只有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的各项目标计划,不断向发达国家、优秀企业学习,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其次,要加强学习。企业负责人必须学习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认识,创新思维,迅速将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等工作落到实处,为下一步工业企业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工作奠定基础。再次,要加快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关键取决创新能力的提高。缺乏创新能力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仅仅依靠企业自身难以较快地提高信息化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协作,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