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lang in /www/wwwroot/sss.sfmsjt.com/include/config.inc.php on line 3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lang in /www/wwwroot/sss.sfmsjt.com/include/config.inc.php on line 36
山东信达雅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经贸信息之窗 > 智能制造 > 正文

服务导航

智能制造

津巴布韦工业

来源: 时间:2016-04-01

【矿业】矿业是津巴布韦经济支柱之一, 2013年矿业产出约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10.44%02009年津巴布韦成立联合政府后,矿业增长迅速, 20什 年矿产业产出增幅达25.8%, 2012年也保持了10.1%的增长, 2013年增幅 下降明显,预计5.3%。主要影响因素为国际金属价格下降、本国矿业生产 成本上涨、长期资金技人缺乏等。 津巴布韦矿业协会数据显示, 2014年津巴布韦矿业收入18.5亿美元, 较上年19.7亿美元减少6%。

主要矿产品按收人排序依次为黄金6.15亿美 元、钳金4.95亿美元、钮2.28亿美元、镰2.02亿美元、煤4120万美元、铜 3990万美元。 黄金产出15.58吨,较上年14.06吨增长10%; 但因国际市场黄金价格 疲软,收入6.1创乙美元,较上年6.2创乙美元降低1.7%。 黄金产业还面临生 产戚本上升和无法获得长期投入等问题。 铅金产量44万盎司,较2013年46万盎司减少4.5%,主要原因为2014 年7月津巴布韦最大的铅金矿业公司Zimplats的Bimha铅金矿发生倒塌;受 国际市场铅金价格疲软影响,铅金收入4.9刨乙美元,较上年5.54亿美元减 少11%。津巴布韦有3个主要的铅金矿业公司,分别为南非Implats公司控 股的Zimplats公司,位于Zvishavne.地区的Mimosa公司,以及英美销金旗 下的Unki销金矿。其中, Zimplats公司最大,其铀金产出占津巴布韦全部 产出的40%左右。 缸产出10吨,与上年持平;收入2.2创乙美元,较上年2.0刨乙美元略有 增长。 镰产出1.66万吨,较上年1.4万吨增长18%; 收入2.02亿美元,较上年 1.5刨乙美元增长27%。 煤炭产量大幅减少,仅274万吨,较2013年的498万吨降低45%; 收 人4120万美元,较上年1.71亿美元降低76%。 铜产出8261吨,与上年8274吨基本持平;收入3990万美元,较上年 4420万美元减少10%。 津巴布韦于2008年正式开始生产并出口钻石,产量增长迅速。

2008 年毛钻产量仅60万克拉, 2013年增加至1690万克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占全球总产量的13%; 但因品质较低,平均售价仅33美元j克拉,低于世 界平均93美元l克拉,总销售额仅占全球的4.6%。另,困易开采的表层冲 击矿资源在逐步减少,表层资源枯竭后,需转人地下开采,预计今后产量 将逐年下降。 2014年产量估计下降至800万-1200万克拉之间,或更少。 因津巴布韦钻石企业和津矿业部均从未公布钻石产量,以上数据均为业内 人士估计值。

【制造业】制造业是曾是津巴布韦经济的兰大支柱之一。 2013年制造 业产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82%。津巴布韦拥有撒哈拉以南非洲规模 最大、部门最齐全的制造业之一,基础较好。全国有工厂企业近2000家, 生产从食品、服装到五金、电器和汽车(组装)等约8000种产品,产品自给 率可达90%以上。

2000-2008年间,津巴布韦制造业产出大幅下降了 50%-60% , 2008年工业开工率仅为 10%0 20刊年制造业产能恢复到 57.2%,而受电力供应不稳定、电费收费过高、用水缺乏、基础设施落后、 经济政策不稳定、劳动力成本过高及严苛的雇佣劳动法等因素制约, 2012 年津巴布韦制造业发展持续下滑,产能利用率仅为44.2%, 2013年进一步 下滑至39.6%, 2014年跌至36.3%。

(1)主要制造业部门情况 津巴布韦制造业主要分为十一大门类:食品、饮料卷烟、纺织、服装鞋 帽、术材家俱、造纸印刷、石油化工、非金属矿产品、金属与金属产品、 交通设备以及其他门类。现将主要门类情况简介如下: ①金属和金属产品为制造业主要部门,近年来虽发展缓慢,但是随着 津巴布韦矿业的持续发展,该部门日前产值约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2.1%。 ②食品加工、饲料和食品包装产业近年得益于政府对冷冻鸡肉和鸡蛋 的禁止进口以及对其他食品进口的关税上调,能够坚持生产和供应国内市 场。但是进口食品的强大竞争以及受津巴布韦农业发展的制约,该产业的 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其产值约占制造业总值的13.5%。 ③纺织、服装鞋帽两大产业受进口产品充斥国内市场的影响,发展艰 难,目前分别占制造业产值的11%和6.8%。 ④饮料与卷烟业恢复发展情况良好,目前该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为 75%,远高于其他制造业部门,成为制造业第二大产业,约占制造业总产 值的19.5%。 ⑤其他几个产业产值在制造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如下:石油化工 11.5%,造纸和印刷6.4%,木材家俱3.1%,非金属矿产品2.3%,交通设 备3%,其他0.8%。

(2) 主要制造业地域分布 津巴布韦的制造业主要分布在首都哈拉雷和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约,其 他制造业重要城市和地区分别为圭鲁(GWERU)、奎奎(KWEWE)、虹崖 (REDCLlFF) 、穆塔雷 (MUTARE) 、卡多马 (KADOMA) 和马辛戈 (MASVINGO)。

(3) 制造业增长情况 2009年津巴布韦联合政府成立后,制造业开始了下滑近才0年后的恢复 性发展,但受各种制约因素影响,发展缓慢且波动性大。 2009年,津巴布 韦制造业发展增速为17%, 2010年仅为2%, 2011年恢复到13.8%, 2012 年继续回落至5.3%0 2013年制造业发展极为艰难,流动资金不足、电力 供水的极度缺乏以及严苛的劳工制度等因素,使得制造业举步维艰,发展 增速降至1.5%。

【纺织和服装业】棉花可被看作津巴布韦的"自金"。一个世纪的棉 花种植历史已经使津巴布韦具备棉花相关的各个产业:轧花、榨油、纺织 和服装业。

(1)历史 津巴布韦纺织和服装业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那时的政府意 识到他们在津巴布韦不能获得像在南非一样丰富的矿产资源后,转而寻找 其他领域的机会。 1924年,南罗得西亚第一个棉花研究站成立。此后到 1935年,棉花种植增长迅速。

最初,主要是英国棉业增长协会(British Cotton Growing Association) 推动该行业的发展,该协会希望降低英国对美国棉花的依赖,之后成立了 棉业研究工业委员会 (Cotton Research Industry Board) ,主要职能为监 管津巴布韦全国的棉花工业。 1942年,棉花研究工业委员会重组并被赋予发展纺织和一些没落工业 的职能。 1951年,该委员会已经成功或协助推动了一个整合的棉花产业价值链 的建立。

该委员会在英国棉业增长协会的资金支持下,在Gatooma (现在 的Kadoma)建设了3个轧棉厂。该委员会保证以上年已经承诺的价格收购 国内所有的籽棉,然后送至其位于卡多玛Gatooma ( Kadoma )的轧花厂 加工成皮棉,之后在制成纱线,最后出售给国内的机织厂和针织厂。与单 纯将成捆的皮棉卖给英国蓝开夏郡(当时英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和印 度相比,这样使该委员会能够支付给棉农更好的价格。 在1954年以前,津巴布韦纺织业已进入一个调整期。虽然工厂数量仍 在增加,但鲜有企业产出出现较大增长,外国资本,主要是英国和南非, 占据该行业主要份额。

20世纪80年代是津巴布韦纺织和服装业快速扩张的一个时期。根据 200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当时50%的纺织制造企业和61%的服装企业是在 1980年-1989年建设并开始运营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一系列促进 出口和投资的资金支持项日;津巴布韦位于南部非洲中心的区位优势;一 个已经建立起来的、相对较新的基础设施体系;低成本、但受教育程度相 对较高的劳动者。 20世纪90年代,津巴布韦政策出现根本性的转变,第一个也是最重要 的是1991年引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结构调整计划。

此后实 施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包括降低关税、停止出口剌激政策等,使包括纺织 和服装业在内的制造业企业遭受重大打击。据统计,截至1999年,超过100家服装企业和6家纺织企业永久关闭,同时该行业就业人数也大幅减少。 1994年10月津巴布韦最大的纺织公司康恩(CONE TEXTILE)纺织公司倒 闭,造成6000人失业; 1996年7月另一家较大的津巴布韦时装工业控股公 司(FASHION HOLDING)倒闭,造成约2000人失业。 1995年津巴布韦纺 织业下降约达60%,是1970年以来的最低点。 2000年至今是津巴布韦纺织和服装业最困难的时期,大量企业关闭, 工人失业。

2005年1月 1日, (多种纤维协定》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到 期,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世界纺织品进入自由贸易时代,津巴布韦纺织 服装业遭受重点打击。 2004年以后,来自东亚和南亚的低成本的纺织品销 量增加,而津巴布韦纺织工业因设备陈旧、维护费用高,竞争力明显不足。

(2)现状 目前,纺织和服装业领域,较大型的企业约21家,中小型企业约19 家。其中一些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30%,主要是受美元化影响严重和受廉 价的进口产品冲击;还有一些企业产能利用率在30%-60%之间,这些企业 主要是出口型企业,它们与外国企业签订有供应合同,主要是南非企业。 ①棉 1989年-2013年,津巴布韦籽棉最高产量35.3万吨,但仍低于轧花厂 70万吨/年的产能。籽棉加工后,一般.43%为皮棉, 1%废料, 56%为棉籽。 皮棉被轧花厂从籽棉分离出来之后,有三种去向:打包出口,出售给 当地纺纱厂,或出售给当地漂白厂生产药棉。出售给当地纺纱厂的价格一 般按照利物浦价格指数。当地出售的皮棉一般为中低档次,高档次的均出 口。棉籽将会被出售给食用油和棉饼生产商。 虽然津巴布韦法律要求轧花厂所生产皮棉至少30%要在当地销售,但 因当地纺纱厂无法消化,因此目前超过90%以上的皮棉均出口。历史上, 因手工采摘、干净和具备长绒棉品质,津巴布韦棉花被认为是优质棉花。 但由于某些原因,这些竞争优势目前已不具备。 ②榨油厂 津巴布韦食用油原料为大豆和棉籽。每年大豆和棉籽加工能力为56万 吨。 榨油厂商表示棉籽相关产品在津巴布韦国内和地区国家均有很大需 求,津巴布韦也有能力榨袖。但因原料(棉籽)价格与终端产品价格需求 不一致,导致目前榨油厂产能利用率很低。 ③纺纱厂 津巴布韦当地纺纱厂生产中低档纱线。 目前,津巴布韦有两家纺纱厂仍在运营,年产能为1.3万吨纱线。整 个津巴布韦纺纱产能为2.5万吨/年。 细纱线大部分用于出口。中档纱线则供应给当地织布厂,主要用来制作丸子、 T恤、衣领和袖口。粗纱线则用来制作装轧花厂产品的口袋用布。 粗砂线每年需求大约为100万米。 ④自躁业 津巴布韦当地服装业目前每年布消耗量为1800万米,其中80% ,即 144万米为纯棉、中厚的梭织布, 20% ,即36万米为针织布。所消耗量中, 仅大约10%来自于当地市场(仍在运营的一家织布厂) ,其余依靠进口。 中国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建筑业】 (1)总体情况。 由于2000年以来持续的经济下滑和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津巴 布韦在2000年-2010年间建处监发展缓慢,造成很多建筑工程停建。主要 原因包括:民众收入过低,无可支配收入,导致储蓄率低,对私营行业对 建材和建筑服务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政府高额外债和西方制裁,使得很 多政府工程无法实施;流动性短缺,使得企业重组和采用新技术非常困难。 2010年以来,随着津巴布韦经济的恢复发展,建保险也在缓慢恢复。 (2) 企业分布 建筑企业和建筑服务提供商分布在津巴布韦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于 哈拉雷、布拉瓦约和其他一些主要城镇。据了解, 67%的建筑相关企业(不 包括术材企业和水泥企业)在哈拉雷, 22%在布拉瓦约, 11%在其他一些 主要城镇。术材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高地区域( Eastern H ighlands) ,该 地区林木资源丰富。 (3) 出口市场和材料来源 南非是津巴布韦最大的建筑行业进出口市场和建筑产品服务的竞争 者,其次是赞比亚、刚果(金)、纳米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坦桑尼 亚和安哥拉。 大部分建材来自于南非,包括钢材、工业化学品、其他机械和设备。

此外,亚洲国家(主要是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日本)和英国是津巴 布韦建筑用复杂机械的进口来源固。

上一篇

下一篇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