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lang in /www/wwwroot/sss.sfmsjt.com/include/config.inc.php on line 3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lang in /www/wwwroot/sss.sfmsjt.com/include/config.inc.php on line 36
山东信达雅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经贸信息之窗 > 省级 > 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 > 正文

服务导航

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

乘势再上 打造国际知名集群品牌

来源: 时间:2016-06-17

近年来,淄博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突出转方式调结构,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强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健身器材产业等多个轻工特色产业都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3月,由我市申报经专家组考评验收,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授予我市“中国健身器材生产基地”荣誉称号。

在国内同行业,被授予这项称号的城市淄博尚属首例。这在给我市健身器材产业的发展带来鼓励和鞭策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竞争的压力和乘势再上的紧迫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市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作些深入的战略思考,乘势再上打造国际知名集群品牌。

    一、淄博市健身器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大批健身器材生产企业的成长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淄博市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和健身器材产业发展,健身器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覆盖张店、博山、临淄等多个区县,成为我市的特色产业和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健身器材产业聚集地。

    目前,全市拥有健身器材生产企业160多家(含零配件生产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3家,年工业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7家,年工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2011年,全市健身器材产业共完成工业产值40.62亿元,完成工业销售收入38.7亿元,实现利税4.65亿元。

   我市健身器材产品在国际市场得到广泛认可,出口创汇额及出口交货值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特别是近年来,其出口创汇额和出口交货值均达到年工业产值和工业销售收入的35%以上。2012年,全市健身器材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4.5亿元。

   在品牌建设方面,全市健身器材产业共拥有省级和省级以上的名牌产品、品牌产品、著名商标8个,国家免减产品2个。其中,获得国家级和行业级的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国家免减产品6个。产品销售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是全国健身器材行业内最有发展前景的地区之一。2011年淄博市博山区被山东省五金衡器工业协会授予“山东省健身器材生产基地”称号,行业区域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为我市建设“中国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创造了基础。

  (二)优越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基地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改革开放区城市,拥有“齐文化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等城市名片,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现代化工业城市。

淄博市是全国首批“科技兴市”试点城市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齐鲁化学工业区等12家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是山东省硅酸盐、新材料、石油化工、医药、机械、冶金、丝绸、陶瓷、电子、建材等方面的重要科研基地。淄博市现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172家,其中国家级8家,拥有27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是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连续七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

  (三)行业龙头企业为基地发展注入巨大活力。目前,淄博市拥有山东汇祥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山东凤凰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山东汇康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山东人和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淄博康强运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是行业发展的生力军,为健身器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山东汇祥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设计、研发和生产电动跑步机的专业厂家,其“汇祥”品牌及其企业先后被授予“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十大体育用品品牌”、“中国轻工业体育用品行业十强企业”、“中国文体用品行业标准化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企业同时承担着国家“倍增项目”计划及省级重点项目,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授予国内健身器材行业首家“院士工作站”单位。

  (四)创新科研能力的提高为基地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我市健身器材生产企业十分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能力的提高,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性物质资源、先进加工工艺、先进工艺设备以及科技设备仪器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为健身器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目前,全市健身器材产业从业人员22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高级技术职称200余人,中级技术职称800余人,科技人员的比例达到13.6%,高于全国同行业8.5%的平均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科技物质资源投入、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带动了健身器材产业的优化升级。目前,全市健身器材产品涉及电动跑步机、健身车、椭圆训练机、登山训练机、综合类力量型训练器材等10多个种类、9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所有产品均通过国家级或省级质量检测检验,达到相关国家标准(GB17498、GB19272等)的各项要求。其中,中高档次产品达到50%以上。

   为了切实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淄博市行业内企业在产品质量检测方面投入较大,在专职检测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相应充实、培训和提高,质量检测设备和检验人员的水平素质,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

  (五)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化为基地发展增强了竞争力。目前,淄博市健身器材产业共拥有省级和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品牌产品、著名商标8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其中,国家级和行业级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6个。产品销售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是全国健身器材行业内最有发展前景的地区之一,并基本具备了创建更多国家级乃至国际级名牌产品的基础。

  (六)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为基地发展提供了助力。随着我市健身器材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多家健身器材生产企业成为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的会员单位,山东汇祥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成为其副理事长单位。

   近年来,我市健身器材产业的组织、联系工作由淄博市轻工行业协会负责。为推动健身器材产业持续发展,我市成立了“淄博市轻工行业协会健身器材专业委员会”,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


   二、“十二五”期间全市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目标

   为加快健身器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我市研究制定了全市健身器材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扶持措施和重点工作任务:发展目标

   1、力争到2015年末,全市健身器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68亿元、利税10亿元,年均增长13%~15%以上。

   2、培育年工业产值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0家,超5亿元的企业3家,超10亿元的1家。努力提高电动跑步机的市场占有率,争取达到全国市场份额的35%以上。

   3、新创中国名牌产品(或同类品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级名牌产品和省级著名商标10个。新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行业级企业技术中心2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处。

   按照上述目标,到2015年末,全市健身器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8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年平均增长15%以上。同时培育年工业产值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0家,超5亿元的企业3家,超10亿元的1家,新创中国名牌产品(或同类品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级名牌产品和省级著名商标10个,新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行业级企业技术中心2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处,电动跑步机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5%以上,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三、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几点思考

   自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大力推进的全民运动。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健康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蕴涵着无限前景,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使之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8%左右,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按照8%的比例计算,国家计划推动的健身产业的产值将达到2万亿以上。目前,中国的健身器材行业总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另外,健身器材大都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它的发展还能直接带动钢管制造、塑料化工、电子、电机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健身器材产业已经纳入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

   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淄博的健身器材产业如何发展?结合考评专家组的意见,笔者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产业规划和宏观指导,从发展用地、税收、资金等多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倾斜扶持,推进产业合理有序发展。

   1、积极搭建推动“银企合作”平台,促进金融机构协助健身器材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近几年来,大多数企业资金需求缺口普遍较大,但求贷无门;有的企业反映融资成本过高,企业负担比较重;有的中小企业反映对金融机构的融资产品不了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建议由政府出面协调,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诸如“银企联谊会”、“银企俱乐部”、“银政企三方对话”机制等银企合作平台。通过这些银企对接渠道,加强银企联系,缓解企业的融资困难。

   2、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规划引导、项目评估、技术咨询、贸易促裁、反倾销与应诉、市场监管、人才培训等方面作用,及时为会员企业提供国内外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动态、产业政策和有关技术、市场信息,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规避经营风险,提升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

  (二)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企业科技创新。

   1、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现有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不断放大院士工作站在行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建立人才专家库和轻工行业发展战略顾问委员会,协调好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管理办法,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搭建产学研结合交流平台,与有关院校联合,举办各类技术培训,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探索产学研合作联盟发展模式,建立“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共享科研成果”的科研技术平台。

   2、引导推进健身器材制造及配套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推进产学研交流与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健身器材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与世界知名的企业集团、研发设计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行业技术中心,打造产学研联盟,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使技术开发能够快速转变为生产力,提升企业的创新竞争能力。

   3、建立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是专门为中小型健身器材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开发、试验、工艺流程、装备制造、检测和标准化等公共技术支持;是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困难的有效方式,也是有效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载体。许多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产品设计、开发、试验、工艺流程、装备制造、质量检测和标准化等技术问题,急需社会化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其提供服务,解决技术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它可以有效引导企业向新能源、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避免技术资源浪费。可采取两种经营模式运作:

    一是在起步阶段,政府可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或使用预算内科研经费,委托轻工行业协会整合现有各企业的技术资源,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平台使行业内各企业共享公共技术要素,在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后,再进行市场化运营。

   二是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政府引导下,鼓励各企业联合兴办,包括社会技术资源、技术人员和技术机构参与,探索多元化投资主体建立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新途径。

  (三)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和地方展会的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形成多区域、多梯次、多品种格局。

   1、大力开拓国内新兴市场,扩大产品辐射范围,满足日益增长的各阶层人们健康消费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营销传播工作的重点放在政府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上,通过宣传“居家锻炼”和“小区健身路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健身指导和激励,以营销“生活方式”来做大产业目标市场。

   2、探索建立企业共享的市场信息采集中心,把政府“小区健身器材采购”和“公益设施采购”作为重要目标市场,并配合政府指导小区的全民健康身活动。

   3、支持创新营销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建设面向健身器材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平台,为我市企业与国内外客商搭建便利、快捷的互动合用平台。

   4、加快户外健身器材研发和技术创新,满足城镇化进程中的市场需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同样为健身器材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情景。作为健身器材产业,可以凭借自己在运动健身、体育场地设计施工、户外健身指导等专业优势,与景观、园林、建筑相融和,提供社区体育健身整体的规划和实施。使健身器材、体育设施最大化的容入体育公园、社区和公益健身设施等城市环境当中。

  (四)加强行业品牌建设和保护。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助推区域经济跃升发展的重要力量。创建具有淄博地域特色的自主品牌,是保持我市健身器材产业的优势地位,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要从两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

   1、加强品牌培育规划,对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进行重点指导,利用展会媒体等渠道扩大品牌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品牌竞争意识。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各级名牌驰(著)名商标,鼓励企业开展国内外质量论证,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2、加强品牌法律保护。一个好的行业品牌往往会产生“搭载效应”和“辐射效应”,如果这两种效应被恶意利用,势必引起大量假冒的同类产品流入市场,它所带来的“株连效应”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应当借鉴“博山水泵”和“烟台苹果”品牌的教训,大力保护健身体器材行业的自主品牌。一是建议政府设立公共的“品牌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淄博市知名品牌的注册审批、设置品牌准入的入门条件、引导企业防范恶意竞争、侵权取证等等。二是企业联合共同委托律师事务所作为自己品牌保护的代理人。三是尽快建立“区域品牌形象标识系统”防止被恶意注册和恶意使用。

  (五)加快产业园区化进程增强产业“聚集度”

产业园区化,就是在工业园区中培育和发展富有效率的专业化企业集群,把园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集聚效应的特色工业园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和国际间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密切,建设专业化园区和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具有鲜明的优势:一是专业化园区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在专业化园区内,相关产业的大量企业通过产业链紧密有机集聚在一起,以追求集群效应为目的,自发地形成生产协作体系。整个企业群体围绕特定产业生产,形成有持续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二是专业化园区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园区内大量相关企业分工协作,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输、交流等交易成本;园区专业化所拥有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流入园区;专业化园区可利用产业群体效应,集中宣传,形成区位品牌,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三是专业化园区具有招商引资优势。在当前产业集聚的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投资的主导力量的形势下,产业聚集程度越高,投资吸引力就越强。特别是当园区专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能够以关联度高、集聚度强的配套服务完善等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推出整体招商项目和联合招商项目,有利于引进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群。

   结合考评专家组的意见,我市健身器材生产基地确实存在产业聚集程度低、企业关联度低的问题。表现在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合作不够密切,同一产业链上的纵向分工协作关系少,横向竞争关系多,难以形成整体合力,产业集聚能力相对较弱。据此,可从以下几项措施入手,逐步解决产业“聚集度”低的问题。一是搞好规划引导。专业化园区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好园区发展规划。当前要重点规划好产业发展、基础环境、公共政策三个方面:科学制定园区产业的发展方向,规范入园企业和项目标准,增强产业链发展的合力和张力,综合性开发园区可划分不同区域围绕不同的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加强对园区内交通、水电、信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园区内公共资源的低成本共享;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专业化园区的做法,积极研究制定促进园区发展的法规、金融、财政、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化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二是抓好产业整合。专业化园区主要特点就是相关企业的高密度聚集。因此,一方面要以健身器材产业为主,加强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使量大面广、规模普遍较小的同类型企业聚集,更好地发挥产业群体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尽快研究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促进相关上下游企业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向专业园区转移聚集。同时发挥好重点企业、品牌产品带动作用,采取多种途径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扩大现有生产规模和能力,不断拓展生产领域。三是抓好聚集整合。政府制订园区聚集优惠措施,通过企业现有用地置换,使量大面广、规模普遍较小的同类型企业进园区聚集发展,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共同打造有持续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四是以骨干企业为中心环节 拉长产业链价值链 骨干企业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实现其自身膨胀发展的同时,引导他们将一些特定的生产工艺、通用设备加工、物流支持、后勤保障等项目分离出来,吸引一批中小配套企业聚集发展,在产业链上形成企业纵向合作集聚,逐步形成从原材料供应、模具制造、通用设备加工,到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以骨干企业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化园区。

上一篇

下一篇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