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产业链重构 消费者多元化需求逐占主导
来源: 时间:2016-03-30
随着模仿型消费基本结束,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渐渐成为服装产业的发展主流。当前服装产业链上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关系正在重构,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特点日趋明确。服装企业只有顺应消费变革趋势,抓住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不断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受,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重点领域快速发展,将引领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迅速成长,拓展未来发展新空间。
“随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的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加偏好体现个性特征的时尚品牌商品和服务。”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副主席张庆辉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将引领和推动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向更高层次和更大空间迈进,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领域将加速发展。
设计师品牌顺应新需求
在2016春夏系列中国国际时装周上,71场设计师品牌时装发布会依次上演。精彩纷呈的时装盛宴传递出明确的行业信号——创意自我、风格迥异的设计师品牌正在迎接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
“我喜欢我自在的样子”是清一品牌创始人郑清儿发布会的设计主题,她从中式审美出发,纯棉材质的长衫裙装廓形宽松、舒适优雅。GIOIA PAN品牌设计总监潘怡良延续传统精致的手工织品技术,多款少量,强调为消费者提供高级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时代的来临,为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带来了巨大机遇。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有效地利用设计的力量,来提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附加值。”张庆辉说,只有这样,服装行业才能符合生活方式消费变化带来的新需求,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从本届时装周上也可以看到,不论是资深设计师还是新生代设计师,在时装设计创新的道路上,已经把视野扩展到整个产业链上。设计师们不单是以色彩、面料、造型、纹样、搭配作为设计的重心,而且开始关注纤维材料的创新应用、染色的环保节能等。
“成长于这个日新月异时代的年轻设计师们,将通过他们与时代合拍的设计节奏,为中国的服装产业时尚产业增添更加精彩的内容。”张庆辉说。
柔性制造成就“快时尚”
近几年,国际国内服装市场整体减速放缓,但快时尚品牌却逆势上行,在H&M、ZARA和优衣库等国际知名快时尚品牌的带领下,国内快时尚品牌也开始突围发力。
“厌倦雷同追求个性的服装消费理念,越来越成主流。”一位服装业内人士说,快时尚品牌的快速反应机制正好满足了当前消费者的这种需求。
当然,快时尚成功的背后是“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按需生产、灵活高效的柔性生产制造模式的创新。以网店韩都衣舍为例,其独创了基于互联网的“单品全程运营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员工2到3人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是独立的利润中心,自主全程运营一个品牌单品。公司根据业绩完成率、毛利率、库存周转率等制定“业绩提成公式”,业绩达不到要求的小组自然淘汰重新组合。
“公司管理层的作用就是制定规定,让这些小组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以确保整个体系顺利运营。”韩都衣舍副总经理贾鹏说,韩都小组已从最初40个裂变成280个,保证了线上店铺每周上新速度,全年上新可达30000款。
目前,柔性制造模式在服装行业已被普遍认可,更加智能化的服装柔性生产系统,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也能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渠道融合提升消费体验
近日,互联网知名女装品牌茵曼与上海零售巨头新世界百货达成合作,“茵曼+百货”的O2O模式将入驻新世界旗下各大百货旗舰,实现客流、商品流和消费体验的贯通。
茵曼服饰是一家典型的线上企业。7月份,茵曼开启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战略布局“茵曼+”。截至10月底,该公司已经在全国各地开业实体店70多家,签约开店140多家。在茵曼的实体店,线上线下同款同价,支持现金和移动支付两种方式。茵曼总裁方建华表示,虽然茵曼“双11”销售额超过1亿元,但线上企业的局限也很明显,比如衣服不能试。“电商的客户体验做得再好,也会有15%左右的退货率,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是尺码、颜色、身材或视觉效果差异等造成的。”方建华说。
体验店解决了这一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最大痛点。另外,体验式营销能更好地“圈”到客户。以茵曼在上海的体验店为例,其试穿成交达到65%的转化率,而在网上即便是“双11”期间,也仅有6%的转化率。“线上线下二者有机结合,能极大提升客户转化率。”方建华说。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将线上购买与线下体验合二为一的体验式购物,在电商购物模式上融合了线下视觉、触感和试衣的体验环节,又在常规购物中增加了线上付款、快递到家的便捷功能,很好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各种消费需求。